数据恢复 – 嗨软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 分享最好用的常用软件 Tue, 22 Nov 2022 02:41: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9.26 成功恢复U盘数据!iStonsoft USB DataRecovery 最新版下载及使用方法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971.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971.html#respond Mon, 30 Dec 2019 08:50:10 +0000 https://ihacksoft.com/?p=1700   小站之前还谈到了插入U盘提示需要格式化的原困分析和解决方法,在那篇文章末尾提到了一些解决方法,如果没有解决问题,那么最后能做的就是数据恢复。目前,能够对U盘数据文件进行恢复的软件比较多,大家可自行百度下载。前几天在给同事处理一个故障U盘时,用到了一款小巧的恢复工具:iStonsoft USB DataRecovery。最终的恢复效果非常不错,在此推荐一下。

  首先下载这个体积不到5M的工具(文末提供官方原版最新版的下载地址),进行安装并运行。程序自带简体中文,安装后界面非常清爽,如下图:

iStonsoft USB DataRecovery 恢复U盘数据

  接着,插入故障U盘,点击选中软件的第一项“所有”(表示将要扫描U盘的所有类型数据文件)后,点击左下角的“下一步”按钮。我发现它真的只是为恢复移动 USB 存储设备数据而生,电脑上的硬盘它不会显示,也就不能恢复。按照提示选中待扫描的U盘“HQW-U”,点击扫描按钮。这样,“iStonsoft USB DataRecovery”就开始对故障U盘进行扫描,接着点击“恢复”按钮,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提示“据恢复过程结束”,并且按照文件类型分别建立了例如zip、jpg、png和rar等图片或压缩文件夹。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软件对U盘进行数据恢复扫描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己本机上的杀毒软件是处于正常监控状态,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扫描并准备恢复的疑似病毒文件做处理,比如删除病毒文件巨备份至病毒隔离区。因为绝大多数的数据恢复软件还只是比较机械地对U盘数据块进行“地毯式搜索”,并不具有对恶意程序的判断功能,千万不要因为进行数据恢复而将病毒、木马等复原并激活,甚至将自己的操作系统再感染上病毒。

iStonsoft USB DataRecovery 恢复U盘数据

  经过“iStonsoft USB Data Recovery”工具软件的扫描和恢复之后,手工检查下,删除一些乱七八糟的无用文件,最终在设置好的目标文件夹中得到了若干文件,基本卜是JPG和PNG图片文件,还有PPT演示文稿文件,都是正常的。

  经过数据恢复文件的扫描恢复操作之后,此时才可以进行对故障U盘的修复,比如格式化(包括低格)或量產,但可惜的是尝试了若干个软件均以失败告终,未能修复成功。幸运的是先进行了数据恢复操作,将损失程度降低了不少,同事非常满意。最终,笔者给同事的建议是重要数据一定要多做个备份,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百度云盘(免费的空间是2TB),已经基本够用,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相关的企业云盘等。

  点击官网直链下载最新版 iStonsoft USB DataRecovery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971.html/feed 0
移动硬盘、U盘损坏如何数据恢复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479.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479.html#respond Fri, 15 Mar 2019 02:55:29 +0000 https://ihacksoft.com/?p=489   U盘、移动硬盘是我们最常用的 USB 可移动设备,同时,也是最容易损坏的。硬件损坏是小事,如果重要数据丢了那就完了,那可是用钱买不到的。当然本文讨论的是非物理损坏的情况,如果是硬件坏了,那得拿去数据恢复公司进行开盘操作,能否恢复也是不一定的,说白了还得看运气。

  本文总结罗列了移动硬盘或U盘损坏后的若干恢复手段,可以作为参考思路,也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暂时性的“错误”

  如果U盘或移动硬盘在当前 Windows 下无法使用,但插到另一台电脑的 Windows 中却没有问题,这可能是因突然拔除设备所引起,也可能是本机文件系统损坏所致。当然,最乐观的一种情况是,这是一种暂时性的“错误”,通过重启计算机和重新连接设备可以解除。因此,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可首先尝试重启和重新连接的方法。若不能解决,再参考下面的一些方法。

二、及时扫描并修复磁盘错误

  注意“及时”两个字,这很重要,如果设备损坏还做一些不科学的操作,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后续的恢复工作。当在 Windows 环境下重新插入 USB 设备并显示出现错误需要扫描修复之后,伴随着弹出窗口,一般会出现扫描并修复的按钮,单击该按钮即可进行介质错误的扫描和修复。等待扫描过程结束,然后重新插入USB设备,或重新启动系统后插入USB设备,检查问题是否得以解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系统内置命令CHKDSK,对USB设备进行检查。CHKDSK命令需要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例如,我们要扫描并自动修复E盘的错误,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chkdsk i: /f /x

  其中/F参数代表若检查出有错误,自动修改该错误。/X参数表示如果必要的话,可先强行卸除该卷,然后再行扫描并修复,这对已经被锁定并无法进行扫描和修复的卷来说非常有效。

三、借助硬件设备疑难解答

  若即时扫描无法解决,可借助于硬件设备疑难解答解决。单击开始按钮并选择“设置”,在设置窗口中选择“更新和安全”。在更新和安全窗口的左侧导航栏内选择“疑难解答”,在右侧窗格中选择“硬件和设备”,单击“运行疑难解答”按钮。随后,系统会以向导模式自动检查存在问题的设备,并引导解决。处理过程完成后,重启系统尝试问题是否解决。

四、使用微软的 USB 故障修复工具

  强烈推荐,这是微软自己出的软件。如果通过“硬件和设备”疑难向导不能解决USB设备出现的问题,可尝试用微软的USB工具 Windows USB Troubleshooter 来解决。

微软的 USB 修复工具

  运行该工具,它会扫描系统中USB设备潜在的问题,随后会给出问题报告列表。选择需要修复的项目之后,软件会自动修复存在的问题。

五、重新安装USB驱动程序

  USB设备问题也可能是设备驱动程序出现错误引起的。为此,只需将原有驱动卸载,然后重新安装USB设备驱动程序即可。右键单击“开始”按钮并选择“设备管理器”。在设备管理器中,展开“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右键单击 USB 设备并选择“卸载设备”,对所有USB设备均執行该操作。之后,重新启动系统,Windows 在启动时会自动重新安装USB驱动程序。

六、防微杜渐,有问题早发现

  为了避免USB存储设备出现用上述方法均不能解决的严重问题,我们需要防微杜渐,提早发现问题。为此,可在平时使用 HDD Expert 免费软件,检查USB存储设备的健康状况,发现隐患及时备份数据。

HDD Expert

  运行 HDD Expert,从软件给出的设备列表中选择需要检测的USB驱动器,软件自动开始检测设备的健康状况,根据检测结果给出设备健康状况报告(见右上角消息窗口),其中包括温度高低、风扇转速、健康状态如何、是否需要备份的建议等。我们可以据此提前对 USB 设备作出相应的处理决断。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479.html/feed 0
妙手回春!实战文件彻底删除后恢复全过程(图文)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438.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438.html#respond Thu, 18 Oct 2018 07:16:04 +0000 https://ihacksoft.com/?p=448   对于办公族来说,每天需要使用电脑,处理各类文档数据。数据的安全性可能是很多人在平时工作中没有太过重视的,但是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应该都遇到过重要文件不小心被删除的问题。大慨可分两种情况,一是按键盘组合键 shift+delete 删除;二是删除文件后又清空了回收站。这两种情况都是彻底删除,换句话说:文件永远消失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文档也好,照片也好,数据的误删丢失令人心痛。就像去年我亲姐姐,在办公室里的电脑里赶篇稿子,一个不小心按错了一个键,导致清空了某个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其中有很多重要文件,存了有好几年,心急如焚,后悔莫及!所以有句话说得好: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对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对于重要文件,如果存放在U盘或移动硬盘,拷贝一份到电脑;对于电脑里的重要文件,也可以拷贝一份至U盘或移动硬盘。因为硬盘都是有寿命的,再贵再好的硬盘也可能有坏掉的一天。此外,也可以考虑备份一份至网络硬盘并做好加密措施,腾讯微云、百度网盘、微软的 OneDrive 个人认为都是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进入正题,当文件不小心被彻底删除,如何进行恢复?我以一个大家经常接触的 Word 文档为例。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 Word 文档:123.docx,打开它,里面写上几个字或一段话,如下图:

文件恢复图文

  然后我把这个文件用 shift+delete 进行彻底删除,看看如何进行恢复。

一、工具的准备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纯手工没法做到恢复,我们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此类工具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我选择的是 FinalData 3.0 企业版。这款工具功能十分强大,iv 当然它也不是免费软件,有免费试用版,但是限制诸多,除了只有14天的使用期限外还有:1、每次只能恢复3个文件;2、恢复的文件不能大于128KB;3、可以查看但不能恢复误删除的电子邮件文件。这样的限制让人很不爽,几年前通过研究我将其破解了,破除了所有限制,并且完全绿色化,解压后打开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因为破解软件属违法侵权行为,这里不再讨论。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索,但切记只供学习研究之用。

文件恢复图文

二、搜寻彻底删除的软件

  刚才我们删除了D盘下的123.docx文件,看看现在能否搜寻到这个已经彻底删除的Word文件。现在我们打开 FinalData,点击菜单栏“文件”-“打开”,在弹出的“选择驱动器窗口”点选你要恢复文件的所在盘符。我是在桌面上删除的,所以选D盘。“确定”之后,程序就开始扫描了,程序会扫描出之前所有该分区下删除过的文件,文件比较多,所以扫描时间也会比较长,千万不要中途取消,耐心等待吧!如下图:

文件恢复图文

  等待了近1个小时,终于搜索完毕,被删除的文件全部罗列出来了,如下图:

文件恢复图文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根目录下的123.docx已经搜索出来了!!这个正是我们刚刚通过shift+delete彻底删除的文件!

三、恢复被删文件

  软件不仅可以恢复单个文件,也可以恢复整个目录。我们右击123.docx,选择“恢复”,此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恢复到同一分区。其实程序也不会让你恢复到同一盘符里。这里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删除的是D盘里的文件,那么我恢复的时候要把它保存到除D盘以外的其它分区,这一点特别重要!我选择保存到E盘,如下图:

文件恢复图文

  此时打开E盘,找到已经恢复的123.docx,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是否恢复成功就看文件打开后数据是否完整保留,很幸运,完美!如下图:

文件恢复图文

  最后,文件是否能完整复原,数据是否能完整保留,还得看删除后是否有同名文件覆盖写入及硬盘的健康程度等因素。还是那句话:数据无价啊!重视数据安全,确保数据永不丢失,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学会经常备份并且养成好习惯尽可能少用 Shift+Delete 来删除文件。(文/何钱伟)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438.html/feed 0
Recuva Pro 专业版官方原版+可用注册密钥,别用破解注册版了!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54.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54.html#comments Fri, 11 May 2018 09:05:21 +0000 https://ihacksoft.com/?p=364 Recuva Pro 这款数据恢复软件以前看到过,但一直没有使用,感觉这么小巧的工具功能上应该没有像 EasyRecovery 那样强大吧?!后来是同事推荐给我的,才发现功能一点都不弱,还有免费版本和绿色版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它的 Professional 版也就是专业版是收费的,功能也更强大。]]>   Piriform Recuva Pro 这款数据恢复软件以前看到过,但一直没有使用,感觉这么小巧的工具功能上应该没有像 EasyRecovery 那样强大吧?!后来是同事推荐给我的,才发现功能一点都不弱,还有免费版本和绿色版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它的 Professional 版也就是专业版是收费的,功能也更强大。这里提供一注册码,保证完美激活!不要再找网上乱七八糟的注册修改版了。

  那可能很多人会问,免费版和专业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差别真不大,主要是三点:第一,支持虚拟磁盘的扫描与恢复;第二,自动更新到最新版;第三,高级支持,估计是电话、客服方面的吧!

  强烈建议下载官方的绿色便携版,点击下载。下载之后根据你的系统版本打开 recuva.exe 或 recuva64.exe,因为是官方原版,所以默认是全英文界面,点击右上角的 Options,选 General,在 Language 一栏选择Chinese,搞定!

Recuva

  简单介绍下Recuva。软件默认将以向导的方式运行,只需选择希望恢复的文件类型以及文件原来所在的磁盘,软件将自动检索并列出所有文件供我们选择。如果文件分配表上该文件的条目也被删除,那么我们需要在Recuva的扫描向导最后的步骤或者软件的设置选项中选择“深度扫描”。Recuva将搜索文件的文件头信息,尝试找出硬盘上符合条件的被删除文件。通过文件头信息,软件可以分析出这是一个什么文件,并尝试重构文件,这将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除了恢复错误删除的文件以外,Recuva还可以完成很多任务,例如如果通过当前的主文件表无法找到目标文件时,软件可以尝试查找早期的主文件表,因为硬盘在格式化时将创建一个空白的主文件表,但并不会删除原来的主文件表,所以Recuva可以通过这个早期的主文件表恢复原来的数据,挽救被格式化硬盘的数据。

  亲测可用的注册码来了!输入的地方在:选项,关于,升级至高级版,必须提醒的是,当你注册激活的时候,请断网!不然没法成功,毕竟不是官方正版注册码。

Recuva

注册码如下:
姓名:Hack520.com
密钥:RK98-Q4JY-BS5M-9KKH-A44C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54.html/feed 4
保护隐私就该如此 – 彻底删除文件数据,使其永远无法恢复!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52.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52.html#respond Thu, 10 May 2018 09:29:39 +0000 https://ihacksoft.com/?p=362   自己暂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单位有老同志相继退休,他们会要求技术部门完全清除他们电脑硬盘的所有数据。不是格式化全盘这么简单,而是要做到完全清除,说白了就是使其无法利用数据恢复软件或设备进行恢复。这样的要求完全合理,几年用下来,电脑里的文件不计其数,里面有可能涉及到重要的、敏感的,甚至是涉密的文件,必须予以彻底删除。

  关于文件的彻底清理,网上找到一篇文章,写得不错,有参考价值,这里分享一下。

  为防止用户误删文件,Windows默认设置下按[Del]键删除文件,系统只是将文件移到回收站,文件虽然从原来的位置消失,但却仍然存在。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各驱动器的图标可修改回收站设置,可选择不使用回收站而将文件直接删除。另外,按[Shift]+[Del]键删除文件也可以直接删除文件,不过,即便是直接删除文件,系统仍然没有抹去磁盘区域中的文件内容,系统仅仅是在磁盘文件系统的文件表中将该文件标记为删除。在格式化磁盘时系统也是采取类似的操作,仅将存储文件信息的文件表初始化,磁盘中存储的数据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而且无论是快速格式化还是普通的格式化都是如此。

  使用文件恢复工具,检索文件表中标记为删除的项目,即可轻松地恢复文件。如果希望彻底地删除文件,就必须采取额外的措施清除磁盘中文件的数据。不过,具体如何删除这些数据才能够足够安全则是业界长期争议的话题。

彻底删除文件数据

覆盖数据35次能够彻底清除

  在90年代,安全删除硬盘数据需采用奥克兰大学彼得古特曼教授(Peter Gutmann)的古特曼复写法(The Gutmann Method),此法使用随机和结构化数据模式覆盖原数据存储区域35次,能够使硬盘上存储目标数据的磁性介质极性一再改变,确保即使使用磁力显微镜也无法获取磁性介质原来的极性。问题是古特曼复写法处理1TB的硬盘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对于硬盘机械部件来说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到了2001年,大部分电脑已经配备了超过15GB的硬盘,古特曼教授为此推荐了新的随机数据覆盖删除方法,科学家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在实验室中通过专业的测量仪器,在磁盘表面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他指出,在最新的硬盘上,只需用零完整地覆盖文件的原数据,基本上就不可能再次还原完整的文件。在一个已知位置删除一个文档,使用零覆盖原始内容后恢复出8个字节的内容,成功率仅有0.09%。而对于所在位置未知的文件或体积大的文件来说,恢复成功率几乎为零。因此,这种简单的数据覆盖法也获得了美国国家技术标准协会(NIST)的认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CD、DVD、蓝光盘等光学存储介质,如果该介质是可擦写的,那么同样可以使用数据覆盖的方式清除文件数据。如果介质不可以擦写,那么唯一安全删除的方法是摧毁它,将其分解成许多小颗粒,在碎纸机上粉碎或者刮去存储介质的数据层,例如在光盘的标签油漆之下是反射涂料层,它包含文件的数据,用刀片刮除即可去掉光盘上的内容。

  要使用数据覆盖法清除被删除的数据,你需要一个安全的删除工具,这方面开源的免费软件Eraser(eraser.heidi.ie)是首选。安装并启动该软件,单击“Settings”打开设置页面,在“Erase settings”的“Default file erasure method”下拉菜单中选择“Gutmann(35 pass)”,设置古特曼复写法作为覆盖文件数据的默认方法,在“Default unused space erasure method”下拉菜单中选择“PseudoRandom Data(1 pass)”,设置随机数据覆盖一次的方法作为空闲磁盘空间的数据覆盖方法。完成后点击“Save”,以后简单地右击文件,选择“Eraser|Erase”即可将其删除并使用古特曼复写法清除文件数据,右击磁盘,选择“Eraser|Erase unused space”即可使用随机数据覆盖空闲的磁盘空间。

清除固态硬盘中的数据

  由于闪存的使用寿命有限,因而,固态硬盘以及一些闪存盘的控制器特别为此进行了优化,从缓存以及磁盘存取等多方面入手,尽可能地减少擦写闪存颗粒的次数,并将需要写入的数据均匀地分配给所有的闪存单元,这就导致了安全删除工具通过系统发出的数据覆盖指令无法有效地被执行,虽然数据依然被写入了闪存设备中,但是却未必能够写入目标区域,使得清除目标数据的操作失败。

  同样,对支持TRIM的固态硬盘虽然可以尝试通过指令擦写指定的闪存单元,但是仍然无法确定控制器是否已经执行了所需操作。因而,要确保完整清除闪存设备上的数据,唯一的方法是全盘擦写。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厂商提供的初始化工具实现,例如英特尔的SSD工具箱。如果厂商没有提供适当的工具,那么你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HDDErase。

  使用HDDErase时你需要创建一个可启动DOS的闪存盘,并将“HDDERASE.EXE”复制到闪存盘中,重新启动电脑,在BIOS中切换SATA控制器到IDE兼容模式,通过闪存盘启动电脑并运行“HDDERASE.EXE”,仔细阅读软件说明,在软件列出的驱动器中选择需要擦除数据的驱动器,选择普通模式或者加强模式(需设备支持)对磁盘进行擦写。

  由于HDDErase直接通过SATA指令对磁盘进行低层次的擦除,固态硬盘的闪存单元将被初始化,所以磁盘将变得和新的一样。在你准备将用过的固态硬盘出售时,进行如此的处理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但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此处理,却是不容易实现的,一些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首先,如果固态硬盘安装了操作系统和程序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在擦除磁盘数据前,使用Acronis TrueImage(acronis.com)将磁盘上的全部文件镜像存储,在擦写磁盘后重新恢复。

  注意:只能够采用文件模式的镜像备份与恢复功能,类似Linux DD命令之类的镜像克隆备份将会对已经删除的文件数据同时进行拷贝。

  另外,未雨绸缪,在固态硬盘上使用TrueCrypt(www.truecrypt.org)创建一个加密容器来存储敏感信息,为加密容器选择一个至少10个字符、包含大写和小写字母以及数字的高强度密码,即可减少备份、擦除数据、恢复系统的麻烦。当你需要对这些敏感信息清除时,只需简单地删除加密容器即可,即使加密容器被恢复也无法获取其中的加密信息。

简单覆盖大部分已删除文件数据

  除了全盘擦除固态硬盘数据以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覆盖大部分已删除文件的数据,虽然从技术角度上看或许不是一个很明智的方法,但其简单易行,某些时候可解燃眉之急。

  如果你的固态硬盘仅有一个分区,并且至少10%的空间是可用的,那么通过[SHIFT]+[DEL]组合键删除文件,然后启动Eraser,单击“Settings”打开设置页面,在“Erase settings”的“Default unused space erasure method”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3 pass)”的覆盖方法,存储设置并右击磁盘,选择“Eraser|Erase Free Space”擦除空闲空间中的数据。由于固态硬盘的特殊性,3次覆写的过程可能仍有部分文件数据没有被覆盖,但是由于磁盘上的数据比较多,空闲空间又经过了3次重复擦写,所以恢复数据的可能性会非常低。不过,类似的方法需要多次擦写闪存单元,这对固态硬盘的寿命影响比较大,应该尽可能地少用这种方法。

其他特殊情况

  除了固态硬盘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在进行清除数据的操作时可能失败。首先,通过网络访问和操作的网络存储设备,我们无法执行对特定区域数据的覆盖操作。其次,运行网络系统的服务器,通常有完善的数据缓存和备份措施,基本上无法通过数据覆盖的方法达到安全删除的目的。因而,对于需要安全删除的敏感信息,必须谨慎地选择存储介质。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Windows也可能阻止你删除文件,例如文件被锁定。出现类似错误大多是由于文件正在使用,通过任务管理器关闭可能正在访问目标文件的软件,通常可以解决问题,实在不行则可以使用Unlocker(www.emptyloop.com/unlocker/)之类的工具软件,帮助你查找和关闭锁定文件的进程。不过,如果文件是被系统进程锁定,那么系统进程无法简单地关闭,所以你需要借助Eraser,右击目标文件,选择“Erase|Erase on restart”,Eraser将在系统重新启动时删除文件。

  最后,对于被病毒等恶意程序破坏而无法启动的硬盘,当然也无法使用Eraser覆盖并删除硬盘上的数据,你可以使用Darik's Boot and Nuke(www.dban.org)来启动系统处理硬盘上的数据。该软件与HDDErase相比操作更简单,但是由于它工作于系统层,所以不适用于固态硬盘。对于固态硬盘,仍然需要使用HDDErase来擦除磁盘上的数据。

测试一下:数据真的无法恢复了吗?

  你可以使用数据恢复软件尝试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测试一下安全删除软件是否有效。

  使用Recuva(www.piriform.com),你只需简单地单击“Scan”,即可列出目标磁盘上所有检测到的被删除的文件,如果其中不包含你删除的文件,或者虽然列出了文件但却无法恢复,那说明文件已经被彻底删除,如果你不放心还可以在Recuva的“Settings|Actions”中选择“Deep scan”,让软件更仔细地深度扫描硬盘查找被删除的文件。如果深度扫描仍然无法恢复,那么证明你的安全删除操作基本上算是成功的。

删除的文件为什么可以恢复?

  Windows文件系统通过一个文件表来存储磁盘中每个文件的信息,以NTFS文件系统为例,系统将文件名称、用户权限等元信息以及文件在磁盘中存储的位置等记录在主控文件表(MFT)中,该文件是一个隐藏文件,只有系统能够管理。

  当你删除一个文件的时候,系统将在MFT中标记该文件已经被删除,而文件的内容丝毫不变地保留在磁盘上,因而,使用数据恢复工具能够通过对MFT的分析找出已经被删除的文件,并轻松恢复这些文件。即便是MFT中已经找不到被删除文件的信息,但也仍然可以通过检索磁盘,尽可能地恢复这些被删除文件保存在磁盘中的数据。所以如果希望安全地删除文件,必须彻底地清除文件的数据才可以确保机密不会外泄。

云服务:能安全删除文件吗?

  你无法对云存储服务中的文件存储空间进行数据覆盖处理,不过,这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选择一个可信任的服务提供商才是关键。

  如果服务提供商不可靠,那么你所有的文件都可能被其他人获得。而安全可靠的服务提供商会非常谨慎地处理相关的问题,甚至损坏的硬盘在更换时都会进行安全处理,你大可不必担心。不过,如果你对服务提供商缺乏信心,那么你除了可以考虑换一家服务提供商之外,也可以考虑使用TrueCrypt加密容器来存储文件。

使用闪存盘启动系统并擦除硬盘上的数据

  如果硬盘上的系统损坏而无法启动,那么你需要通过闪存盘启动系统来擦除硬盘数据,Darik's Boot and Nuke是专门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软件。

  下载Darik's Boot and Nuke(www.dban.org)并将文件解压缩到一个目录中,启动USB Universal Installer,从上方下拉菜单中选择“DBAN 2.2.6”,从底部菜单选择用于制作启动盘的闪存盘盘符,单击“Create”开始制作。完成后将闪存盘插入需启动的电脑,打开电脑按[F8]键或[F12]键尝试切换启动系统的驱动器,如果不成功,则可以进入BIOS将闪存盘设置为首选的启动驱动器。成功启动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目标驱动器操作,如果希望擦除当前电脑上的所有硬盘,则键入“autonuke”并回车即可。等待操作完成需要有耐心,擦除整个硬盘的数据通常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52.html/feed 0
数据恢复 Wise Data Recovery 试用小记 – 神奇!都扫不出来的吗?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22.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22.html#respond Thu, 03 May 2018 08:37:53 +0000 https://ihacksoft.com/?p=332   数据恢复类的软件一直都在关注收藏,这类软件不嫌多的。刚刚又试用了一款名为 Wise Data Recovery 的软件,它是免费的,不用破解啊注册啊干吗的,而且还有官方的绿色便携版。简单说下试用感受,挺奇怪的,难道是我不会用?

  Wise Data Recovery 可以恢复的设备包括:电脑内置硬盘、外置硬盘、USB驱动器,还有各类内存卡、数码相机、移动电话、音乐播放器和其他存储媒介。这些设备中丢失的文件夹,无论是被操作系统永久删除且标记为空闲空间的,还是意外莫名丢失的,都可以尝试用它来恢复。

  官方的绿色版下载地址:http://downloads.wisecleaner.com/soft/WDR.zip,下载后启动 Wise Data Recovery,点击窗口右上角的驱动器列表,点选要恢复文件所在的盘符,若需要按类搜索恢复,在右上角的关键词列表中输入文件类型,然后点击“扫描”按钮进行扫描。通盘搜索则直接点击“扫描”按钮即可。

Wise Data Recovery

  扫描结束后,在扫描结果文件窗口中,文件前会标有三种颜色的圆形图标,分别表示文件的三种可恢复程度:其中红色为几乎不可恢复,黄色为部分可恢复,绿色为可完全恢复。选择文件恢复时,在文件名前点选复选框,或在文件列表上单击鼠标右键,进行相应的选择处理,之后窗口右下角的“恢复”按钮会被激活并亮起。点击该恢复按钮,然后选择恢复的目标存储器或设备的文件夹,这里要注意存放恢复文件的目标设备须选择与原始文件所在的设备不能为同一设备。

  扫描速度非常之快,没有见过扫描这么快的数据恢复软件,然而问题就是:很多删除的文件都找不到,而且试图恢复了几个标有“良好”的被删文件,提示恢复成功,却无法打开。我不知道是我用法有问题还是其它什么情况,试了三台电脑都是如此。搞不懂,不折腾了。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322.html/feed 0
最新版 R-studio 绿色破解版下载+使用方法简介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297.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297.html#respond Thu, 26 Apr 2018 03:02:59 +0000 https://ihacksoft.com/?p=307 R-Studio,它不仅可以对FAT12/16/32、NTFS、NTFS5(Windows系统)和Ext2FS(Linux系统)分区的磁盘进行完整的数据维护等操作,还能通过网络恢复远程数据;重建损毁的RAID阵列,此外,它还支持动态磁盘;为磁盘、分区、目录生成镜像文件;恢复删除分区上的文件、加密文件、数据流;恢复病毒破坏的数据、主引导记录(MBR)破坏后的数据;识别特定文件名;把数据保存到任何磁盘等等。]]>    前文刚刚谈到了数据恢复的原理,这里再推荐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恢复工具:R-Studio,它不仅可以对FAT12/16/32、NTFS、NTFS5(Windows系统)和Ext2FS(Linux系统)分区的磁盘进行完整的数据维护等操作,还能通过网络恢复远程数据;重建损毁的RAID阵列,此外,它还支持动态磁盘;为磁盘、分区、目录生成镜像文件;恢复删除分区上的文件、加密文件、数据流;恢复病毒破坏的数据、主引导记录(MBR)破坏后的数据;识别特定文件名;把数据保存到任何磁盘等等。

  遗憾的是,它不是免费软件,需要付费购买;幸运的是,这里提供最新的 R-Studio 破解版本下载,启动即为已授权网络版,功能毫无限制,和收费版一模一样。而且无需安装,已经处理成绿色版本,非常好用!本末提供下载地址。

R-studio 简介

  它是功能超强的数据恢复、反删除工具,能在FAT、NTFS和Linux等各类系统分区下使用,并且通过各种参数设置能让高级用户获得最佳恢复效果。其主要功能有:具有标准的Window资源管理器操作界面;支持FAT12/16/32、NTFS、NTFS5和Ext2FS文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从运行Windows、Linux以及UNIX的计算机上恢复文件;恢复损坏的RAID阵列;为磁盘、分区、目录生成镜像文件;恢复删除分区上的文件、加密文件(NTFS 5)、数据流(NTFS、NTFS 5);恢复FDISK或其它磁盘工具删除过的数据、病毒破坏的数据、MBR破坏后的数据;识别特定文件名;保存数据到任何磁盘(包括网络)上;浏览、编辑文件或磁盘内容等等。

  R-Studio的全面扫描速度相当快,经测试,扫描1GB容量的闪盘,只需不到2分钟时间。扫描完成后,会出现“识别1”、“识别2”之类的选项,那是R-Studio扫描出来的分区信息,直接点击进去,即可查看扫描结果。

R-studio 数据恢复

R-studio 使用方法

  2.1简单数据恢复

  对于误删除数据的情况,我们打开R-studio,双击丢失数据所在盘符,在快速扫描后出现的界面中可以看到被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前有一个“×”号。选中其前面的复选框,在该文件夹上单击右键选 择“RecoveryMarked(恢复已标记文件)”并选择数据恢复到的路径(注意不能恢复到文件原来所在的分区,那样会导致数据恢复异常),单击“OK”按钮即可。

  2.2 完全扫描恢复

  当丢失的数据很多,无法记住所有内容时,可以通过对硬盘分区进行完全扫描来找回数据,其主要操作如下:选中需要扫描的分区,单击右键选择“Scan”并选择扫描参数,确定后R-studio将会花费一段时间对所选分区进行完全扫描,具体时间长短视该分区大小而定。然后对扫描出的被删除数据进行恢复操作。

  2.3 已知文件类型的恢复

  R-Studio支持的文件类型非常全面,同时它也支持对指定文件类型的恢复。在恢复数据前首先选择扫描设置,选取需扫描文件类型,然后软件会进行有目的的扫描,这样会减少在扫描出来的文件中选择所需内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

  2.4远程数据恢复

  首先在要恢复数据的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R-Studio Agent软件,在软件界面中输入密码、控制端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在控制端计算机打开R-Studio,选择“连接到远程”选项并选择搜索到的客户端计算机,输入密码后选取“连接”选项,当连接成功后就可像处理本地硬盘那样对该客户端进行各种操作。

  2.5创建扫描区域

  当已知丢失数据大概的保存位置时,可以使用“创建区域”功能来快速扫描并恢复数据。其操作方法十分简单,在“创建区域”界面输入区域起始位置和大小即可。

  总之,作为一款数据恢复软件,R-Studio的功能绝不止以上几点,如果我们能够熟练使用它,必定会大大降低数据丢失带来的损失。

  点击下载 R-studio 8.7 绿色破解版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297.html/feed 0
简单说说硬盘数据丢失及数据恢复的原理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296.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296.html#respond Thu, 26 Apr 2018 02:35:19 +0000 https://ihacksoft.com/?p=306   上周有个同事的电脑出现问题无法启动,结果排查下来之后,发现是硬盘故障,无法读取,似乎是损坏了,数据全部丢失。由于是单位电脑,涉及很多近期编辑的文件,非常重要,领导要求必须进行数据恢复。尝试了不少软件和硬件层面的方法,结果都失败,后来是拿去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了,幸运的是,结果搞定了!在此期间,我也特意学习了一下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

1、数据丢失原因分类

  数据丢失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软件层面的原因,主要是误删除、网络删除、病毒感染、误拷贝、误删除分区以及误格式化等情况造成的数据丢失。其中,用户误操作造成的数据丢失占很大比例,主要是指用户不小心或者是不熟悉等原因,将储存在硬盘的数据信息删除等意外情况。软件故障现象主要有操作系统丢失、分区丢失、文件打不开、文件丢失等。

  二是硬件层面的原因,主要指由于硬件物理损伤引起的数据丢失。常见的硬件故障有:线路故障(存储设备的元器件故障,如芯片及其它元器件烧坏等);机械故障(磁盘机构故障,如断针断线、磁组变形、磁头偏移等);介质故障(硬盘表面介质物理性损坏,如磁道损坏、磁盘划伤等)。硬件故障现象主要有不认设备、盘体异响、读写错误等。

  由于硬件故障涉及到更多更深的硬件知识和专业的硬件设备,非专业人员掌握比较困难,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软件造成的数据丢失。

数据恢复

2、数据存储的基本知识

  要了解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首先要对数据在硬盘中的写入方式有所了解。

  硬盘在生产出来之后首先要进行分区,通过分区工具,先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标注上硬盘的分区数量、每个分区的大小,起始位置等信息,术语称为主引导记录(MBR)。硬盘分区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格式化分区,即根据分区大小,合理的将分区划分为目录文件分配区和数据区。我们向硬盘里存放文件时,系统首先会在文件分配区内写上文件名称、大小,并根据数据区的空闲空间在文件分配表上继续写上文件内容在数据区的起始位置。然后开始向数据区写上文件的真实内容。

3、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

  当前WINDOWS操作系统中主要的文件系统是NTFS。其删除操作后数据恢复的原理是:首先查找出MFT表中做删除标记的表项,依据MFT表中提供的文件数据流属性列表信息,找出数据区中文件内容所在簇空间(即运行位置),从而实现恢复操作。其中MFT 是一个映射磁盘中储存的所有对象的索引文件。在 MFT 中,NTFS 磁盘上的每个文件(包括 MFT 自身)至少有一个映射项。MFT 中的各项包含如下数据:大小、时间及时间戳、安全属性和数据位置。

  这种数据恢复方式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保证被删除文件数据没有被覆盖。因为根据磁盘的存储特性,一个文件被标记上删除标志后,他所占用的空间在有新文件写入时,将有可能被新文件占用覆盖写上新内容。这时删除的文件名虽然还在,但其指向数据区的空间内容已经被覆盖改变,恢复出来的将是错误内容。

  格式化操作和删除相似,并没有对数据区做任何操作,数据还存在,因此借助数据恢复知识和相应工具,数据仍然能够被恢复回来。对于克隆、系统还原等造成的数据丢失也是这样,只要重要数据区未被覆盖,就可能被恢复。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296.html/feed 0
Recuva 1.50 绿色版注册版下载(32位+64位)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recuva-1-50-1036.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recuva-1-50-1036.html#comments Mon, 24 Mar 2014 16:21:05 +0000 https://ihacksoft.com/?p=572   Recuva 是款非常优秀的文件恢复软件,目前Piriform发布了最新版 Recuva 1.50.1036。说到Piriform公司可能很多人未曾听说,不过你应该知道 CCleaner 这款大名鼎鼎的系统清理工具吧?没错,两者是同个公司出品的。]]>   Recuva 是款非常优秀的文件恢复软件,目前Piriform发布了最新版 Recuva 1.50.1036。说到Piriform公司可能很多人未曾听说,不过你应该知道 CCleaner 这款大名鼎鼎的系统清理工具吧?没错,两者是同个公司出品的。

  小弟没有用过Recuva,效果如何不好评述,看介绍功能应该和小站推荐的其它恢复工具差不多(如 FinalDataOntrack EasyRecovery 等),它可以用来恢复那些被误删除的任意格式的文件,能直接恢复硬盘、闪存盘、存储卡(如 SD 卡,MMC 卡等等)中的文件。此版本做了一定的修改优化,完善界面汉化、只带简体中文去除其它多国语言、多余信息,绿色单文件。只要没有被重复写入数据,无论格式化还是删除均可直接恢复,支持 FAT12,FAT16,FAT32,NTFS,exFat 文件系统。

Recuva

Recuva 1.50 更新内容如下:

1、Added ISO9660 file system support.
新增对ISO9660文件系统的支持。

2、Added recovery from unmounted drives.
增加对未挂载驱动器文件的恢复。

3、Improved duplicated file name recovery.
改善对名称重复文件的恢复。

4、Added Junction Point recovery support.
添加对结点恢复的支持。

5、Improved optical driv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改进了光学驱动器检测和恢复。

6、Improved scan statistics accuracy.
改善了扫描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7、Minor GUI improvements.
GUI界面小改进。

8、Minor tweaks and fixes.
小幅调整和修正。

本版修改内容如下:

1、去除界面左右下角“在线帮助”、“检查更新”链接;
2、去除“选项”页“语言”项;
3、去除“关于”页“升级到专业版”按钮及其他多余文字;
4、对界面部分对话框细微调整,使之更美观。

压缩包内包含了32位和64位版本,请根据自己的系统选择。小编刚下载试用了下,已删除文件扫描速度很快!其它未深入测试。

Note: There is a file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is post to download the file.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recuva-1-50-1036.html/feed 1
Ontrack EasyRecovery 企业版+破解版+中文版+使用方法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ontrack-easyrecovery-10.html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ontrack-easyrecovery-10.html#comments Mon, 02 Sep 2013 02:02:14 +0000 https://ihacksoft.com/?p=1022   数据恢复软件有不少,本站推荐过的有FinalData、R-Studio以及DiskGenius,全部为完美破解版,不仅有下载还介绍了使用方法。网上还有一款很有名的大家应该都听过说,叫EasyRecovery。可惜这个软件是收费的,它可以帮助你搜索出误删除的各类文件,不过想要恢复它们的话,就必须购买激活了。其实还有一款优秀的数据恢复软件,名字差不多,叫Ontrack EasyRecovery。]]>   数据恢复软件有不少,本站推荐过的有FinalDataR-Studio以及DiskGenius,全部为完美破解版,不仅有下载还介绍了使用方法。网上还有一款很有名的大家应该都听过说,叫EasyRecovery。可惜这个软件是收费的,它可以帮助你搜索出误删除的各类文件,不过想要恢复它们的话,就必须购买激活了。其实还有一款优秀的数据恢复软件,名字差不多,叫Ontrack EasyRecovery 10。

  完全免费的哦!确切的说,本站提供的是Ontrack EasyRecovery企业版的破解版。企业版是功能最强的版本,官网上售价高达499美元,3000多块钱唉!如此高的价格,相信功能表现一定不会差。下面简单介绍下它的使用方法。

Ontrack EasyRecovery 使用方法

  从本站下载最新版的Ontrack EasyRecovery 10.0.5.6 Enterprise企业版,程序已经自动破解,而且已作绿色处理,所以解压后打开即可使用。并且程序已经汉化,打开后在“语言”下拉菜单中选择“Chinese”,即可转变为简体中文版。

Ontrack EasyRecovery

点击继续,由于恢复的是硬盘分区文件,所以选择“硬盘驱动器”,

Ontrack EasyRecovery

然后单击“继续”后进入第二步,“选择要扫描的卷”,

Ontrack EasyRecovery

  iHackSoft.com是在虚拟机里进行的测试,选好后完后点击“继续”。然后在第三步“选择恢复方案”中选,择“删除文件恢复”,依然点击“继续”,在第四步的“检查您的选项”中,检查一下设置选择有无错误,没有就点击“继续”进入下一项,然后就会进入第五步,扫描丢失文件,扫描结束后,软件左边会显示找到的文件目录,并且按普通文件目录、视频、图像、文本、压缩包等分类,右边窗口是文件详细信息,选择你的重要文件,把他们复制出来拷贝到你的其他.分区中就可以了。

Note: There is a file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is post to download the file. ]]>
https://ihacksoft.com/archive/ontrack-easyrecovery-10.html/feed 20